本帖最后由 金辉的凌鱼 于 2014-6-22 16:56 编辑
本文为授权搬运,作者是人称“错门”的Comen君,微博围观地址http://weibo.com/ordiancomen
文章搬运地址是http://comen.lofter.com
仍在连载中w
就算经过了elsanna文集中大爆发的一段时间,本文“战地记者”的设定也是相当新颖有趣,因故特别搬运给大家
虽然是国内地址却需要别人搬运至300的唯一原因大概就是错门君极为奇特的人品问题,据说申请多次300都没有通过审核,后来她也就干脆将申请账号给遗忘了……
野生的作者在此出没(加分请给她加)希望能看到大家的留言和意见,某鱼会一一反馈给作者本人
也欢迎来微博和LOFTER催坑(并不
搬运前问过作者有没有什么想搬运前言,恩,她是这么说的——“不是错门是Comen!”
那么,下面开始全部是作者本人的话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新闻AU_采访本和SD卡】
(我有特殊的命名技巧)写在前面的话。
前段时间各种用专业和工作玩坏(误)elsanna的梗,于是也忍不住画了新闻方面的图,结果一不小心开了脑洞就一发不可收拾……
时间设定在2012年3月,围绕叙利亚内战展开,战地记者Elsa和战地摄影师Anna的故事,两人的原型在后面会提到,至于年龄设定会比原作大很多,大概是31和28的设定。正好上学期外教课一直在讲中东问题,现在可算用上了!
四月的死线太多,本人文笔又实在是-__-'' ,所以先发1500字试水。顺便有哪位大大能给Anna画个配图吗QUQ,好想看。
P.S. lofter没有斜体,所以用黑体代替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正文分割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第一章 Sally Forth
当Elsa第一次见到Anna的时候,她以为总编在跟她开玩笑。
她清楚的记得自己在电话里对主编说的是:“我需要一名资深战地摄影记者随行,进入叙利亚报道内战局势”,但这个站在她面前梳着精致盘发,穿着圆领短袖,一脸笑容的人,显然不会是一个敢对着枪口按下快门的人。她伸手去拿装在上衣右口袋里的采访本,觉得自己的行程要延后了。
“我猜你在质疑我的能力,”像是察觉到了这位名记者的表情变化,Anna收起初次见面的崇敬目光,认真地说,“可我也不想用我拍的那些伤痛来说服你。”
Elsa抬起头,把视线从手中的采访本上移开,重新审视起Anna。这个红发的年轻人踩着一双轻便实用的高帮登山鞋,牛仔裤裤脚靠内的一侧被磨白了,藏蓝色的短袖套在单薄的身上,从袖口伸出的却是瘦但结实的手臂。她斜挎着半个身子大小的深灰单肩摄影包,包上搭着一件军绿色的户外长袖衬衫,左手把着背带,右手提着一个不大的运动桶包,里面装的大概是此行的衣服和简单的日用品。Elsa的目光继续向上移动,越过长着雀斑的脸颊和鼻梁,她看到一双流露着矛盾的眼睛,以及眼睛下的两道阴霾。那不是熬夜弄出来的黑眼圈,Elsa很清楚,那是目击过死亡后留下的痕迹。
合上本子,她对她说:“下午两点有军车接我们去霍姆斯,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在宾馆休息,这是到那边联系用的手机。”
“这么说我合格了?”
“你不是对自己很自信吗?”
“呃,当然,但你可是……”
“可是什么?”
“你可是新闻界标志!传奇记者!国宝!”Anna头脑里回荡着这些在国内耳熟能详名号,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,下意识地发出一阵支吾声。
“你的照片最好能比你的表达干净利落。”Elsa半开玩笑道,“另外,你最好换一个简单的发型,你现在看起来就像个玩单反的公主。”
Anna不想承认,自己起了个大早摆弄发型就是想摆脱双麻花辫的幼稚气息,所以当Elsa再次见到Anna的时候,她满意地看到她的摄影记者扎了马尾。
她们到达霍姆斯的临时媒体播报中心时,时针离十二点只有不到半个格。路上的武装分子“小插曲”虽然有惊无险,但还是害得她们比预期晚到了三小时左右。
三月的霍姆斯气温还不是很高,晚风虽然没有白天的干,可还是吹得人口干舌燥。每呼吸一下,感觉就像有人拿砂纸刮着你的嗓子,鼻腔和喉咙里因此灌满了腥味。持续了整整一个月的大轰炸,把这座灰黄色的城市变成了一个极不稳定的火药桶。各军划街而治,用坦克把守各个路口。或成串,或零星的枪声伴着黄色的火光划破夜空,让弥漫在城市上空的硝烟味儿更浓了几分。
她们脚下踩着铜黄的弹壳和黑红的血迹,吸着呛人的空气,眼睛又干又涩,皮肤上的每一寸毛孔都仿佛钻进了细小的沙子,Anna觉得自己简直要被空气活埋了。
Anna把围在脖子上的户外围巾拽到鼻子上,环顾着这条没有路灯的空荡街道。轰炸过后的残垣断壁安静地立在黑暗中,没有玻璃的窗户睁大了空洞的双眼,凝视着地上的活物,挤压变形的钢筋突兀地刺向天空,断裂的门板在风的吹动下发出嘶哑的哀嚎,从新闻中心倾泻出来的微弱灯光把她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,最终投在了身后的墙壁上。也许天亮后,墙上的弹孔和血迹会更清晰地显现出来,给这些夜晚的幽灵披上破旧的长袍。战火过后的景象都是相似的,但这些画面无论看多少次都不会麻木。Anna知道,倘若有一天她丧失了这些感觉,那便是她该离开战地的时刻了。
“这个区已经荒废了,不论是政府军还是反对派,现在都不会插手这里的事情。”Elsa解释道,“但一旦离开这块区域……”突然的震动声打断了Elsa的话,她摸出装在上衣左口袋的手机,快速地扫过屏幕上的信息后,立即把背上的背包扔给在守在门口的士兵,对还没有反应过来的Anna指示道:
“带上相机,有新闻。”
她们又跳回车上,坐垫上的余温还没有完全散去,Anna甚至怀疑方才的一切不过是她的错觉,但扔在门口的行李提醒着她,她的工作已经开始了。
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Elsa回过头,用简略精准的表达告诉她事件的具体情况:
“政府军逮捕了四十七名欲变节的士兵,凌晨执行枪决时遭到自由军干涉,双方正在交火中。”
“士兵”、“枪决”、“交火”,耳边回响着这些关键词,Anna透过沾满沙土和泥点的车窗,观察着外面的光线。想象力把可能遇到的情况化为画面,再变作一个个相机的设定数值。光圈?快门?感光度?色温?变焦还是定焦?这些问题在她的脑内停留了不到三秒,她便从包里拿出两部机身,安好镜头,调对数值,稳稳地挂在脖子上。
她喜欢这个重量。
十五年前,当她第一次触摸到单反上的黑色胶质防滑垫,左眼通过小小的取景器框住自己看到的世界,听到清脆的快门声,拍下第一张照片后,她惊讶于自己竟然找到了一件比吃巧克力更愉快、兴奋的事。
“那么她呢?”Anna右手把着相机的手柄,目光越过副驾驶的头靠,最终定在那柔软的浅金色头发上,
柔软?Anna皱了皱眉,不太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想,她根本没碰过Elsa的头发,怎么可能知道它的触感?她摇摇头,把飘走的思绪拽回来。
Elsa正低头在本上写着什么,也许是提问一类的东西。Anna发现她和自己一样是个左撇子,只不过自己因为单反少有左手型号,所以拍照养成了用右手的习惯。车外的路灯时有时无,闪烁着在车中留下一道道转瞬即逝的轨迹。轨迹打在Elsa的金发和衬衫的白色领子上,成为昏暗车厢内最明亮的颜色,仿佛强调着她的格格不入一般。
Anna不明白Elsa为什么也要到现场去。不像靠图片说话的摄影师,大多数记者只需呆在旅馆里,敲敲键盘就可以轻松了事。如果不是亡命之徒,为什么偏要到子弹横飞的现场去?
“Colvin……”Anna下意识地开了口。
“你可以叫我Elsa,”握着笔的手没有停下,“更好发音。”
Anna头一次听说这样的理由,但在对此评头论足之前,她的先把问题问完:“你为什么非要到现场去?我是说,像这次的事件一般不是只报个结果就……”她的声音一点点弱下去,因为她意识到Elsa已经放下笔,侧过身注视着自己。
“因为它(新闻)在那儿。”语气很轻,却字字穿透了轰鸣的引擎声,印在Anna的心里。很久以后,当Anna再次回想起这句话时,她一下子明白了很多事情……
她们的车在距离事发现场一条街的位置停下,两人下了车,急忙向现场赶去。
Anna跟在Elsa身后问道:“要我给你拍什么?”话一出口,她就后悔自己怎么问了个如此白痴的问题。她一定是太紧张了,虽然她完全不懂自己在战地奔走了两年,为何还会紧张。但当Elsa停住脚步回头盯着她的时候,她还是被吓得后退了一小步。
“听着,”Elsa的语气中并无怒气,“为你自己拍。”她犹豫了一下,末了又补充道:“别让我失望。”
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告诉她。Anna以前听到的更多是“为受众拍”、“为真相拍”、“为事件本身拍”等等,但……“为你自己拍”?这不是有违新闻客观性的说法吗?还是说……她信任我?她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,不敢相信自己得到了这位名记者的信任。别自作多情了,她对自己说,干好你的工作,检查一下自己有没有插好SD卡吧。但她不可否认的还是在心里笑出了声,更为自信地跟上了那个人的步伐。
她们赶到现场,出示证件进入到政府军的枪决场,得知事态已经有了新的发展。自由军抓住了政府军的一名指挥官,双方陷入僵持状态,正在商议谈判条件。
那些变节的士兵被反绑着,眼睛上蒙着脏兮兮的布条,挤成一圈战战兢兢地坐在地上。他们只剩下二十四人,其余的二十三具尸体七扭八歪地躺在他们不远处的一面歪墙下,从身体里流出的血在他们身下汇成一滩黑色的深渊,吞噬着Anna的目光。深渊的一条支流缓缓蔓延到一名持枪士兵的军靴下。他和其他十几人一脸倦怠地守在变节士兵旁边,就在几天前,他和坐在地上的人还是称兄道弟的队友,然而现在,一方却成了另一方的阶下囚。
这荒谬的景象,她们已经不知看了多少次。
没有对错,Anna按着快门;没有黑白,她望向远处自由军的领地;没有仁慈,被枪决的士兵倒在土石之上;没有义务,没人理会的伤兵嘴唇颤抖发出痛苦的呻吟;没有思考,帽檐下无神的双眼已经装不下恐惧……那么还有什么?Anna在一片灰黄、腥红中寻找着浅金色的踪迹。当她终于找到时,有一瞬她觉得这个困惑了她两年的问题终于迎刃而解。她找到了那头金发,编成辫子随意地搭在Elsa的肩头。她标志性的藏蓝色短风衣把她的背影勾勒的棱角分明。她是如此强大,即使站在她面前的军阀身形有两个她大,态度蛮横而轻蔑,她也只是用不偏不倚的神色注视着对方,直到用问题把他逼到绝境。
Anna站在那身影几米之外的地方,不由自主地端起手中的相机,她想,这大概就是她想为自己拍的东西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作为人物介绍的第一章终于结束了~为在生日更新的自己点赞(什么鬼……)
其实这篇文从初衷来看是为脑洞图陪字的产物,结果现在朝着不得了的趋势发展了,算不算是最长的图说= =
关于Elsa的描写,写的时候考虑再三,总是害怕拿捏不准,希望大家看过后能给我一些建议。总之为了美好的elsanna,我会努力的。
P.S. 这章说明Elsa的原型是玛丽科尔文。